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回复: 0

[中成药物] 益肾化湿颗粒,竟然是健脾祛湿的好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店里来了个新品叫益肾化湿颗粒,看药名大概是补肾祛湿,重点在祛下焦寒湿的药,这是当时的理解。

说明书上是这么写的: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虚湿盛证出现的蛋白尿,兼见水肿,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少等。
按照说明书这个药是用于肾病的,还出现了蛋白尿、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些西医名词,如果不是专业的确实不好理解。

今天学习中医音频后有些恍然大悟,其实益肾化湿颗粒的方子就是来自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半夏、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黄连、白芍、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简单地聊聊这些药物的配伍作用。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四君子汤,主要用于补脾益气,加上陈皮半夏就变成六君子汤,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黄芪白术防风是玉屏风组方,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中医说脾土生肺金,脾虚生金不足,肺就容易受外邪侵袭,比如恶风恶寒等。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泽泻甘寒,清热燥湿利水,可用于中下焦的湿热,把湿热从小便排出去。

活独活防风柴胡属于风药,羌活善于祛上半身湿邪、独活善于祛下半身湿邪;防风有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柴胡提升阳气。

四味风药组合有祛风解表,祛湿止痛的功效,风药在祛湿中的作用就好比一件湿衣服单纯的晾晒干得不够快,要是来一阵风吹干得就很快。

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祛湿药多燥热伤阴,用白芍来敛阴;二是金克木,肺金亏虚肝木容易亢盛,用白芍平抑肝阳。

升阳益胃汤有补脾益肺、升举阳气、祛风除湿清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阳不升,湿热内停兼有外感风寒表证。


主要表现为哪些症状呢?脾胃虚弱有消化不好,腹胀食少,倦怠乏力,大便不成形等;脾阳不升有倦怠嗜卧、脘腹坠胀,眩晕泄泻等;湿热内停有腹胀腹痛,烧心反酸,口苦恶心等;风寒表证比如怕冷怕风易感冒等。


这么看的话,这个升阳益胃汤或者益肾化湿颗粒的功效就比较清晰了,重点在于治疗脾虚湿盛,脾阳不升证。脾虚导致湿气重则四肢沉重乏力,甚至骨节酸痛;脾虚运化不利则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小便不调;土不生金母病及子则有肺的毛病,怕冷恶寒等。

现在很多人有脾虚湿重的情况,饮食生冷,思虑过度,过度劳倦等都是伤脾的原因,辩证为脾胃虚弱、湿邪困脾、升降失调等就可以用药试试。


此外,升阳益胃汤在很多脾胃病方面也有应用,比如慢性胃炎、胃肠性感冒、慢性肠炎属于脾虚湿盛型。
所以说如果中成药单按说明书用药的话,就会被用得很窄,也从侧面说明西医如果开中成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注意几点,这个是处方药最好找医生辩证后使用;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用;说明书疗程为两个月,如果用来健脾祛湿可以边吃边看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文摘收藏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GMT+8, 2025-4-28 22:06 , Processed in 0.0235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