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回复: 0

[中成药物] 桂附理中丸说明书的讲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它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桂附理中丸比附子理中丸多了一味肉桂,温补的效果更好。是扶阳派大师李可老医生推崇的一个经典方。此药治疗椎间盘突出效果比较理想,从中药药性来说这个药品就是一个改善微循环,提升脾肾阳气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用药原则也是这样的,单方用效果就很好了,疼得厉害可配合一个非甾体消炎镇痛类药品就行。 以上是名医治病的经验:我们怎么来理解呢?我认为第一这个人是脾肾阳虚型的病人;第二桂附理中丸来做为一个治本的药来用;第三桂附理中丸对这类人群也可以做为一个保健防病的药来用。如果脾肾阳虚的人一天吃一丸桂附理中丸,脾肾阳虚重的一天可以吃二丸,坚持三个月,肯定相应的肾阳虚病,脾胃虚寒病,腰痛病等全会有很大改善的。这样用药成本非常低,估计一个月有一百块钱够了,特别适合基础药房和诊所。保健一定是辨证论保,这样才有意义。
下面我们开始解读桂附理中丸的说明书:

桂附理中丸,为补益剂,补益剂是治虚病的药,中医的治则讲:虚则补之。桂附理中丸是补脾肾阳虚的药品。具有补肾助阳,温中健脾之功效。主治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我们看一下桂附理中丸的处方改进过程:
由四君子汤(扶养元气四君子,参苓术草早生姜)减去了茯苓加上了干姜,形成了理中丸(理中减苓加干姜)。因为有肾阳虚又脾胃虚寒,又加入了补肾阳的附子,形成了附子理中丸。由于附子理中丸吃完人容易上火所以减少了附子的量,增加了肉桂,并把干姜换成了炮姜,这样就改成了今天要为大家讲的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是附子理中丸的升级换代药品,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桂附理中丸为补益剂,中医讲虚者补之,补益剂就是虚病的药,不是治实病的药。什么叫虚?什么叫实?不足为虚。我们常见的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具体发生在某一个脏器上就有: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大家注意没有肾阴虚,肝血虚,心血不足,阳虚就多见是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吧。对虚与实怎么来理解,我们来看一下。

(1)
(2)
如图(1)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即阴阳是等高的;当人体出现图(2)的情况时,阴是正常的,但是阳气不足,我们称这种情况为阳虚症。
桂附理中丸是治脾肾阳虚的药。 桂附理中丸说明书上写着用于肾阳衰弱:怎么理解肾阳虚衰?这是一个中医学的名词。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肾阳的本职工作是温煦人体脏腑,就像我们家里冬天的暖气一样,暖气的功能是保证我们家里的温度达到我们居住的温暖条件的职责,现在暖气坏了,就会出现家里温度低,我们会感觉寒冷。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证候是指一群症状。
(1)
(2)
我们来看上面两个字:第一个症是症状的症,例如感冒,头痛,腹泻等;第二个证是证型的证,即中医辨证论治的证指一个累型的病,一系列症状的概括,叫作证。
这里有一个术语气化,怎么理解?人体的气、血、精、津液分布人的全身每一个部位和代谢都需要阳气的作用,阳气的这个作用我们叫做气化。

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影响气、血、精、津液等的化生,导致津液代谢产物排除不利而贮留于体内的病理变化。早于阳气不足气化不利,津液不能气化时,在舌苔上反映是水湿严重,或阳气不足日久津液不能上承,舌苔出现干的情况。
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
1.腰膝酸软而痛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
2.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
3.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起因于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
4.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则由于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障碍;
5.浮肿,腰以下为甚源自于水液内停,溢于肌肤;
6.面色黧黑无泽由于肾阳极虚,浊阴弥漫肌肤;脸怎么洗也不白净。
7.畏寒肢冷,下肢为甚则因为阳虚不能温煦肌肤;
8.精神萎靡是阳气不足,心神无力振奋;
9.面色白,头目眩晕由于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清窍;
10.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均为阳虚之证。
但是肾阳虚的人并不会出现上面所有的症状,在不同的肾阳虚人身上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的,一般只是一二个上面所提到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用桂附理中丸来治疗。桂附理中丸的说明书为什么能写上主治肾阳衰弱?这是因为在桂附理中丸的组成中有附子和肉桂这二味药。

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半蒌贝蔹芨攻乌,这是中药十八反的一句:半(半夏) 蒌(瓜蒌) 贝(贝母) 蔹(白蔹) 及(白芨)攻击乌(乌头)。
中药十八反,这是前人的总结,到底对不对大家也说不太清,古训一般还是遵守的。但是有人提出来这里面没有附子呀?乌头和附子都是同一株植物上的产物,乌头是主根,附子是侧根。成份基本相同,所以在处理十八反问题上把乌头与附子同等看待。大家明白了吗?所以,桂附理中丸中含有附子不应与含有半夏,瓜蒌,白蔹,白芨的药同用。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我们家里做菜用的一般质量较低,一般我们称为桂皮,质量非常好的肉桂我们叫官桂。大家看一下图片



第一张是桂皮,第二是肉桂,第三张是官桂,全是肉桂,质量不同的三个档次,三个叫法,大家应理解不同厂家投料标准不同,价格也不同的道理了吧?
三个质量级别的肉桂价格相差不是几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李可大师的治腰脱的经验方法与用药,还给大家解读了桂附理中丸的说明书,今天的课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课后多看几次我们的讲课内容慢慢理会大师的思想,这也是接受高人指点的一个方式。我们下次课接着介绍桂附理中丸的适应人群与有关问题,欢迎大家到时收听收看,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文摘收藏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GMT+8, 2025-4-28 22:31 , Processed in 0.0344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