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脾胃虚寒,吃点凉的,胃就不舒服,拉肚子,看舌相 舌淡苔白,腹部喜暖,这些症状是脾胃虚寒,有人说用了附子理中丸,感觉效果不太好,甚至还上火,这时就要考虑,是不是用错药了?
桂附理中丸:如果说您不仅脾胃虚寒,还经常上火,那可能属于“上热下寒”,单纯用“附子理中丸”恐怕就不行了,这时可参考“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是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做了加减,加上了肉桂。肉桂除了温补肾阳,还有个作用就是“引火归元”。如果您肾阳不足,外加脾胃虚寒,肾水就不能上行
去制约心火,就容易“上热下寒”,而肉桂不仅能鼓动肾水上行,去制约心火,还能化“火气”为“元气”。
如果您不仅脾胃虚寒,还有肾阳虚,全身怕冷,大便不成形,尿频,心火旺,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就可参考桂附理中丸。
详解: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①理中丸
主要功效: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同类中成药: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小建中合剂、温胃舒颗粒等。
典型症状:胃部隐隐作痛,痛喜轻按,怕冷喜欢热食,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可缓解,体倦乏力,手脚发凉,大便溏薄等。
脾胃虚寒的表现:临床上,有这样一类脾胃病的患者,从来不敢吃凉的东西,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西瓜、绿豆汤、雪糕或冰镇啤酒等这些解暑的东西也不敢吃,
✨一吃胃就隐隐地疼,疼得不厉害,但总是感觉胃部不舒服,喝点热水,或者用热水袋捂一捂,或者用手轻轻按揉一会儿,马上就会感觉舒服多了。
✨饿的时候,胃部感觉不舒服或胃痛明显,吃点东西就能缓解,但吃多了会不消化、肚子胀,有时还会吐清水。有些人还伴有体倦乏力、手脚发凉、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典型表现。
脾胃虚寒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脾气虚,二是脾的阳气不足,导致阴寒内生。
理解了这两点就为我们选药提供了依据,脾气虚,就要健脾;脾寒,就要温中。
所以,我们在选药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作用的药物。
比如,理中丸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味成药。
理中丸是临床上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方和基础方,出自《伤寒论》。
组方:干姜、党参、白术、炙甘草。
方解:其中干姜性味辛温,是治疗胃寒的专药,能温中祛寒、扶阳抑阴;党参性味甘温,可补气健脾;白术甘温枯燥,可健脾燥湿,既能祛除脾胃的湿浊之气,又能让脾脏重新活跃起来,与干姜、党参搭配,一温一补一燥,三法合用,而又以温为主,温中阳,去中焦之寒,补脾气,燥湿浊,助运化,再加上调和诸药的炙甘草,共同起到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作用,因此这个药取名为“理中”。
那些脾胃虚寒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如胸满腹痛、腹满食少、呕吐泄泻、消化不良、畏寒肢冷等,都可以服用理中丸来调治。不过,在服药前,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药是针对虚寒胃痛的。
注意:如果是湿热内蕴中焦、脾胃阴虚、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胃痛灼热、口干舌燥等患者就不适合服用这个药了。
另外,方中有温补药物,所以,感冒发热的患者也不适合服用这个药,以免使体温更高;孕妇则要慎重服用,以免补药影响胎儿的健康。
②附子理中丸
组方: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效: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方解:方中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干姜大辛大热、温脾暖胃,和附子配伍是治疗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的要药;阳虚则气弱,党参益气健脾、补虚助阳、养血生津;脾为中土,喜燥恶湿,白术甘温苦燥,健脾除湿;甘草一可健脾益气,二可缓急止痛。
因此这个药不但可以用于治疗胃阳虚,也可以用于治疗胃有实寒,只要是脾胃的寒证,此药当为首选。
理中丸适合脾胃虚寒轻症的患者。如果患者的虚寒很严重,胃脘、腹部冷痛,手脚冰凉,甚至小腿都凉,这时吃附子理中丸温中祛寒的效果会更好。
③参桂理中丸
组方:人参、肉桂、附子(制)、干姜、白术(炒)、甘草。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定痛。
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此方是附子理中丸的加味方,多了肉桂。
参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肉桂
肉桂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辛散温通以通气血,最善去痼冷沉寒。因此若是寒证更甚,或是有痛经腹痛,选参桂理中丸更合适。
④香砂养胃丸
如果患者是胃脘隐痛不舒服、胃中嘈杂、呕吐酸水、没胃口不想吃饭,且四肢倦怠、舌淡胖、苔白滑,说明他不仅中焦虚寒,而且体内有湿,阻滞了气机。这时就既需要温中和胃,还要理气祛湿,可参考香砂养胃丸。
⑤小建中合剂
如果患者是胃脘拘急疼痛,痛喜重按,而且胃中嘈杂、吞酸、吃饭少、没精神、舌淡苔白,这说明他是中焦虚寒导致的肝脾失调了。这时就需要温中补虚、柔肝理脾、和里缓急,临床常用的就是小建中合剂。
⑥温胃舒颗粒
如果患者是胃脘冷痛,而且肚子胀、经常打嗝、吃饭少、怕冷、乏力。这说明他的中焦虚寒使气机阻滞了,需要加大行气的力度。这时可选择温胃舒颗粒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桂附理中丸和参桂理中丸的区别:
① 药物成分不同:桂附理中丸的成分包括肉桂、附子、党参和白术等,而参桂理中丸的成分则包括人参、肉桂、附子和干姜等。
②功效不同:桂附理中丸的功效主要是补肾助阳和健脾温中,而参桂理中丸的功效则是温中散寒和祛湿定痛。
③适用范围不同:桂附理中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而参桂理中丸主要用于治疗阳气不足所引发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以及神经腹痛等症。
平时怎么做,可祛除胃腹中的冷寒?
胃腹冷寒的人,平时可用几颗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碾碎加生姜汁适量调匀,填敷在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能起到不错的温中养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