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回复: 0

[中药方剂] “下气汤”更是著名中医麻瑞亭老先生治疗各类内科杂病和疑难杂症的基础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编导读:清代医家黄元御所著的《四圣心源》历来为中医人所追捧,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张验方就来源于此书。《四圣心源》中的方子大多针对人体气机运化规律,从根本处着手,而使一方能够多用。而这张“下气汤”更是著名中医麻瑞亭老先生治疗各类内科杂病和疑难杂症的基础方。


“下气汤”载于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为清降肺胃所设。原方:甘草6g,半夏9g,茯苓9g,杏仁(泡,去皮尖)9g,贝母(去心)6g,五味子6g,芍药6g,橘皮6g。其功能为“治气滞在胸膈右肋者”。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子、贝母、橘皮,加活血疏肝之首乌、丹皮,理气化痰之橘红,将其化裁为验方“下气汤”:

茯苓9g,甘草6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20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

变功专清降肺胃之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疑难重症,疗效显著。


方解

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祛邪。杭芍、丹皮、制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其中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

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可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主方随证随病化裁

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g易茯苓,以泽泻9g易甘草。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g或猪苓皮9~12g易茯苓。

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30g易茯苓,以泽泻9g易甘草。

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以炒白术9~12g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去之)。

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者,以生苡仁15~20g易甘草。

胆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芩炭9~12g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

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坠、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6~9g易杭芍,暖肝以助其升发。


血虚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炒赤芍9~12g易杭芍,润燥以补血。

心动悸、脉虚数或结代者(如心脏病),以生地炭9~12g易丹皮,润血以复脉。

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川芎6~9g易丹皮,通经活络,祛瘀止痛。

月经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当归9~12g易首乌,温经补血以调经。

脾肾虚寒、纳差腰痛、关寸脉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肾炎),以肉桂3~5g易首乌,温中暖下祛寒。

陈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红少苔、夜热烦躁者,以熟地9~12g易首乌,滋燥以生水。

肺逆咳嗽者,以广陈皮9~15g易橘红,顺气以止咳。

胆胃气滞、胸胁疼痛者(如胆囊炎、胆结石),以炒枳壳9g易橘红,破滞宽胸以止痛。

胸胁气滞益重者,以炒枳实9g易橘红,破气开滞以止痛,兼利大肠。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9g或鹅枳实6g易橘红。

肝郁胁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9g易橘红,疏肝理气以止痛。

胃脘疼痛、胃酸缺乏、食少疲困者,以香橼片6~9g易橘红,疏肝以开胃。

气滞胸闷、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蒌9~12g易杏仁,化痰利气以宽胸。

胸膈胀闷、俯仰俱难者,以瓜蒌皮9~12g易杏仁,利气以除壅。

咳唾痰涎、胶黏难出、胸闷气短者,以炒瓜蒌仁9~12g易杏仁,利痰遂饮以宽胸。

气滞胸闷、大便干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12g易杏仁,清肺润肠以利便。

月经涩少、色黑有块、胸闷心烦者,以炒桃仁9~15g易杏仁,活血理气,化瘀以通经。

妊娠呕恶、食纳不开者,以姜半夏6~9g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堕胎之弊),和胃降冲,顺气开胃。

此主方之随证随病化裁也,总而谓之“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文摘收藏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GMT+8, 2025-4-28 22:40 , Processed in 2.1292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