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瘦、高挑、短发、浓郁的学者气质……安徽省招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凌波的外在通常让人感觉,这是一位淡定恬静的知识女性。其实,她骨子里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争强好胜的人。曾经,爱情、家庭、事业在她的生活中一个都不能少,任何事情都想追求完美。 正是这样的性格让顾凌波成为了不容小觑的商界女强人。在她的率领下,安徽省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的招标代理业绩从30亿元猛增至150亿。2010年,完成整合后的安徽省招标集团的招标代理业绩更是突破200亿元,成为了本土招标行业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奇特的女人 修电灯、水龙头、小家电……女人对这些家务粗活一般都感觉比较棘手,甚或有些厌烦。但是顾凌波却是个例外,她不仅对这些“业务”极为擅长,而且乐此不疲,在她家中,丈夫想越俎代庖都要冒受批评的风险,只好乐得清闲。 在采访伊始,顾凌波就开始炫耀自己修东西的手艺如何高明。望着记者惊讶的表情,她得意地笑了,“你想象不到吧!其实,我大学时学的是工科——电机专业。” 事实上,顾凌波本人也没弄明白,为何会选择这么古老的专业,只是当时感觉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在她考入上海交大的1980年,还真没几个人真正清楚自己的选择,彼时并没有太多专业可供选择,只因为一句俗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理工科成为了那个年代最为普遍的选择。 让顾凌波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选择令她在大多数人眼里,成为了一个奇特的人,因为电机这么枯燥的工科专业与顾凌波给人的印象着实很难产生联系。 她从小就性格活跃,兴趣广泛,尤其擅长舞蹈。在她的母校合肥一中百年校庆时,有关80界毕业生的照片只有两张,其中之一就是顾凌波领舞的舞台剧照;而在上海交大期间,她更是成为了交大艺术团的副团长。 于是,“这么漂亮的一个女人怎么会选择电机专业”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而顾凌波本人也渐渐地觉得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尤其是大三时的一次实习经历让她对电机望而生畏。幸运的是,在那个大学生仍是天之骄子的年代,像顾凌波这样的名校毕业生极为抢手,大学、研究所等现在年轻人望眼欲穿的好单位,他们当年可以自主选择,而顾凌波选择了留在上海交大任教。 高知家庭出身,名校高材生,最终从事教师职业,顾凌波的这个选择本应顺理成章。只不过,在别人眼里,她仍然有些奇特。当时她才21岁,外表也显得过于稚嫩,最让顾凌波记忆犹新的是,在上海交大教课的几年里,经常有许多男孩子看见她就脸红。顾对记者说:“当年很单纯,不明白为什么眼神扫到一些男学生身上,他们竟然会脸红……” 追求完美 1999年,是顾凌波的人生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 当年,顾凌波已于现任丈夫结合,与第一次婚姻不同,两人非常默契。说到这,顾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命运对我还是挺眷顾的,在失败一次之后,又收获了一次完美的婚姻,我与他在许多事情上甚至不需要语言沟通。” 在顾凌波看来,自己的选择完全是由性格决定。“我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一切事情都想追求完美,而且做事情非常果断。正因为如此,既然觉得当时家庭比事业重要,我就应该果断放弃事业”。说到此处,顾凌波笑着对记者说,“如果当年不关闭公司,今天可能已经成长为一个很大的民营企业了。” 不过,追求完美的性格注定了顾凌波无法放弃事业,彻底回归家庭。 顾凌波回到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后,发现单位的机关作风比较严重,设备也极为落后,当时的唱标记录竟然还是在黑板上用手写,电脑、投影仪这些必需的办公设施也没有使用…… 总之,基本上没什么事情是能让在外闯荡多年的顾凌波看得下去的。 于是,就向新领导提合理化建议——更新办公设备,提高办公效率;统一制服,建立企业外在形象;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形成竞争机制……这些建议很多都被领导采纳。 几年的下海锻炼让领导看到了顾凌波的能力,三个月后就被当时的领导班子破格提拔为部门正职,担任业务部门经理。 顾凌波回想当年,总是觉得有些无心插柳的意思。“开始的时候并没想在单位长待,找到合适的机会还想离开,一下子给我压担子了,那就要认真对待了。” 专业的女人很强大 “本来是想在家庭方面多投入精力,稍微轻松一点,结果事与愿违,现在比自己当老板的时候还累,在家的时间更少。”顾凌波也觉得事情发展得有些吊诡。 当然,这完全是顾凌波自找的。与追求完美相伴随的必然是争强好胜。之前,只有自己一个人,赚多赚少与他人无关,但是现在当了部门经理,就不能随心所欲。首先,有了横向比较,你不能比别的中层干部差;其次有了纵向约束,毕竟手下还有员工,你的绩效与他们的收入息息相关,陡然间,顾凌波的压力大了起来。 不仅如此,就在顾凌波回归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国家《招投标法》正式实施,明文规定政府与国企的采购投资行为必须进行公开招标,招标代理行业前景突显一线光明。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业务做不好,只能说明你个人能力不行。这是顾凌波所不能容忍的。 其实,此时的顾凌波对招标行业依然陌生。不过,在顾凌波眼里,没什么事情是她做不成的。她自信地对记者表示,“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会想方设法做成,成功率很高。”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顾凌波自信的源泉就是其做事情的方法——认真、专业。其实她的方法绝非什么独门秘籍,只是许多人很难做到罢了,因为要做到专业就必须付出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 “我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晚上基本上都在加班。在刚开始做业务的时候,但凡是我需要了解的事情,我都会钻研透彻。”顾凌波举例说,“比如我在招标某项设备的时候,设备的性能、规格、价格、技术条件、全球主要供应商的情况……我都会做足功课。” 因为专业,顾凌波在衔接和做业务时,罕有败绩。 正因为如此,顾凌波经常教育手下的员工,做业务不等于请客喝酒,只要你做到足够专业、诚信,能为客户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他就一定会相信你,即便是滴酒不喝也毫无关系。 站在巅峰后 2005年,顾凌波正式挂帅,出任按照体制要求成立的安徽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她面前摆着两道难题:既要完成事转企改制,又要重树员工对单位的信心,这对于初次担任主要领导岗位的她,是严峻的考验。 作为新任老总,首先就要靠自己的能力树立威信,建立领导力。而领导力的源泉并非你的职位,而是你能够真正带领企业向前发展,让员工看到希望、信服你。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发展是硬道理。” 顾凌波也清楚地认识到,招标代理机构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于是,顾凌波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薪酬制度改革,在收入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严格按绩效来拉开分配差距,实行多劳多得的激励措施,而这也是在事业单位引入市场机制的关键举措之一。 在任何单位或者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都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毕竟这牵涉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不过,顾凌波的举措却似乎颇为顺利。 与此同时,顾凌波拉开了企业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招聘的大幕,引入了众多高水平人才。因为按照公司开拓业务的需求,当时的人员是完全不够的。而且,此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国际招标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采购招标代理,大多数员工对于工程招标代理领域并不熟悉。而这一块正是安徽国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将使公司的业务发展更加均衡。 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一些公司的老员工能力的提升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不过顾凌波也明白,如果领导简单得对一个人的能力作出结论,并不能让其心服口服。这就需要引入新鲜血液,进行横向比较。“怎么让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很简单,将其和有能力的人放在一起工作就显现出来了。” 正在此时,合肥掀起了一场“大拆违”“大建设”风暴,建设工程招标市场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凭借人才队伍的建立,安徽国招在顾凌波的率领下迅速进军过去较少涉足的工程招标领域,并以专业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很快,安徽国际金融中心、安徽新广电中心、天鹅湖大酒店、安徽省立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国招人担任招标代理的新合肥地标建筑不断崛起。 6年间,建筑工程领域已经占据公司业务的半壁江山。而2010年,完成整合后的安徽省招标集团的招标代理业绩更是突破200亿元,成为了本土招标行业内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