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回复: 3

[网络吃瓜] 2025年4月27日 肖飞 董袭莹 协和4+4 2025年北京医生被举报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协和4+4”后续:董小姐背后的大佬们

董袭莹的“堡垒”逐一被扒,大拿正在受牵连,2021的视频都被翻出

2025年北京医生被举报事件_百度百科

董袭莹与肖飞的关联源于近期中国医疗界引发广泛争议的 “肖飞事件”。这一事件涉及医德失范、学术诚信及医学教育公平性等多重问题,以下从事件核心脉络、争议焦点及深层影响展开分析:
一、事件核心脉络
肖飞的职业轨迹与道德争议
肖飞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拥有北大医学博士背景,累计完成近千例高难度胸腔镜手术,曾被视为行业标杆。2025 年 4 月,其妻子谷潇雅实名举报其婚内出轨护士长石玉慧、规培医生董袭莹等多人,并提供微信聊天记录、开房记录、流产病历等证据。更严重的指控是,2024 年 7 月 5 日,肖飞在手术中因与护士争执,擅自离岗 40 分钟,导致已麻醉的患者处于无监护状态。医院调查后认定举报属实,对其作出开除党籍、解除聘用的处理。
董袭莹的 “跨界” 医学路径
董袭莹为事件另一核心人物,其职业轨迹被指存在多重疑点:
学历争议:本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经济学专业(该校为独立文理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关系存疑),后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 “4+4 临床医学试点班” 项目转为医学博士。该项目允许非医学本科生 4 年速成医学博士,但被质疑录取门槛宽松,且董袭莹的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正文仅 24 页,致谢部分出现非医学领域的父母挂名,学术质量遭质疑。
规培特权:按规定需 3 年的规培期被缩短至 1 年,且肖飞利用职权违规将其留在胸外科轮转,引发对医疗资源分配公平性的质疑。
学术成果争议:董袭莹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参与编写《宫颈癌临床治疗指南》时,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涉嫌违反《医师法》。事件曝光后,其知网论文被下架,进一步引发 “学术黑箱” 猜测。
二、争议焦点与社会影响
医学教育公平性:“4+4” 模式的存废之争
协和医学院自 2018 年启动 “4+4” 项目,旨在培养跨学科医学人才,但董袭莹的案例暴露其潜在问题:
培养周期压缩:传统医学生需经历 “5+3+4” 共 12 年培养,而 “4+4” 学生仅用 4 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临床实践时间不足传统模式的 1/3,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95.2%)低于八年制(98.5%)。
特权通道质疑:董袭莹的家庭背景(父亲为央企高管,母亲为高校副院长)被指为其职业发展提供便利,部分 “4+4” 学生被曝家庭背景显赫,项目被质疑沦为 “精英阶层捷径”。
学术质量争议:董袭莹的论文篇幅过短、跨专业指导等问题,凸显项目在学术规范上的漏洞。协和医学院虽回应称 “4+4” 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未正面回应公众对录取标准和学术监管的质疑。
医疗行业的伦理与监管危机
医德与私德的界限:肖飞事件引发对 “技术至上” 观念的反思。尽管其手术成功率高,但婚内出轨、手术离岗等行为被指突破职业底线。医学界人士指出,医生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患者信任,私德失范可能间接导致医疗事故。
监管机制缺失:手术室未配备实时监控设备,导致事件依赖举报而非制度性监督。肖飞离岗 40 分钟期间,医院未能启动应急机制,暴露手术管理漏洞。
规培制度异化:董袭莹被曝通过关系规避正常轮转流程,反映出医疗系统内部权力寻租的风险。有医生直言,“4+4” 学生临床能力普遍弱于传统医学生,若非家庭背景支持,难以在三甲医院立足。
公众信任危机与法律追责
患者安全隐忧:麻醉医生指出,手术中途离岗可能导致患者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肖飞的行为已构成 “严重不负责任”,若患者因此受损,可能触发医疗事故罪。
法律争议:肖飞虽被医院解聘,但法律层面尚未明确其离岗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部分律师认为,若能证明患者因离岗出现健康损害,肖飞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舆论倒逼改革:事件引发公众对医疗特权、学术腐败的强烈不满,多地医院已启动医德专项整顿,教育部也计划对 “4+4” 项目进行评估。
三、事件启示与行业反思
医学教育需回归本质
“4+4” 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需强化考核机制,避免沦为 “镀金通道”。建议延长临床实践时间、引入第三方学术审查,并对非医学背景学生增设医学预科课程。
医疗监管亟待升级
手术全程监控:参考航空业 “黑匣子” 制度,对高风险手术实施录音录像,确保医疗行为可追溯。
规培生保护机制:建立匿名举报通道,禁止带教医生与规培生发展不正当关系,避免权力滥用。
医德考核刚性化:将职业道德纳入职称评审一票否决指标,对渎职行为实施终身禁业。
公众监督与制度完善
肖飞事件的曝光得益于网络舆论,但医疗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 “吃瓜”。建议建立医疗投诉公开平台,鼓励患者参与监督,并推动医疗纠纷处理的透明化。
四、事件最新进展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中日友好医院已解除与肖飞的聘用关系,协和医学院尚未对 “4+4” 项目及董袭莹学术问题作出正式回应。董袭莹的论文仍未恢复检索,其职业去向不明。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医学界对教育公平、医疗伦理的深度讨论。
这一事件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是医疗系统权力失范与监管缺位的缩影。唯有通过制度性改革与零容忍追责,方能重建医患信任,守护生命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中日友好医院肖飞被举报事件相关人物


肖飞
被举报人


肖飞,男,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肖飞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在美国MayoClinic医学中心和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医学院任访问学者。2012年起,历任中日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21年,入围中日医院“菁英计划”人才培育工程骨干人才项目。2025年4月18日起,一则与肖飞有关的举报信开始在网络流传。在这封写给中日友好医院纪委的举报信中,肖飞的妻子称,肖飞曾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某护士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某规培住院医师产生婚外情。肖飞的妻子还在举报信中指控肖飞曾在手术期间将病人扔在手术台。4月27日,中日友好医院通报,医院根据相关规定,对肖某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4月27日晚,针对中日友好医院的处理决定,肖飞回应称“有异议”。


谷潇雅
举报人、肖飞妻子

谷潇雅,女,副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师从喻晓兵主任医师,现为北京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2021年9月28日,北京医院老年健康大学九月第四批课程上线,谷潇雅发布每周健康科普课程《什么时候该奔去眼科急诊》。2023年,北京医院眼科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承担2023年度健康快车山东德州站任务,本站健康快车“澳门光明号”医护团队由王震主任医师、谷潇雅副主任医师、卢光主治医师、杨建主治医师、蔡葵主管护师和董立娜主管护师组成。2025年4月,谷潇雅实名举报丈夫肖飞多次出轨,出轨对象包括胸外科的护士长、护士、医生等多人。4月27日,中日友好医院通报称,经核查,举报材料反映的肖某个人问题基本属实。医院根据相关规定,对肖某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4月27日晚,针对中日友好医院的处理决定,肖飞回应称“有异议”。谷潇雅熟悉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底病。熟悉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擅长眼底病的药物、激光以及手术治疗。谷潇雅2023年“健康快车”白内障扶贫复明工程德州站医疗组长,期间主刀完成白内障手术600余例,曾参与多项临床课题及临床试验研究。谷潇雅在中国国内及国际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


董袭莹
与肖飞存在不正当关系


董袭莹,女,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执业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非定向内科学博士。2025年4月,有网友看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妻子举报信中提到,肖飞出轨的董袭莹本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为了维持不正当关系,肖飞去和骨科教学秘书麻昊宁打招呼,希望董袭莹继续留在胸外科工作一个月。4月29日消息,知网已搜不到董袭莹相关论文。此外,网友爆料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不符合协和4+4要求。


石玉慧
与肖飞存在不正当关系


石玉慧,女,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护理单元科副护士长,副主任护师。2025年4月,石玉慧被肖飞被妻子谷潇雅实名举报长期与肖飞保持不正当关系,致其两次怀孕并流产。


麻昊宁
肖飞同事


麻昊宁,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治医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及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秘书,盘尼西林乐队键盘手。2010年,麻昊宁加入“浪乐队”,演奏手风琴。2013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获得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硕士学位。 2015年底,浪乐队解散后加入盘尼西林乐队,担任手风琴手。2016年,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得临床医学(外科学方向)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一科住院医师。2019年,跟随盘尼西林参加《乐队的夏天》第一季。2019年至2025年,任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历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2025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举报婚内出轨多人”事件发生后,有网友看到举报信中提及肖飞和麻昊宁打招呼,希望董袭莹继续留在胸外科工作一个月。麻昊宁在教育处群提出异议后,肖飞便和麻昊宁发生争吵。麻昊宁曾参与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3项、首都特色应用临床研究2项;曾在《Journal of Orthopedic Science》《中华骨科》《中国骨伤》等医学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曾参与骨科相关专著及教材编写4部,其中担任编委2部;曾公开发明多个专利,包括一种脊柱手术预置钉道导航演示模型等。2016年,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炸裂!深挖董小姐的4+4天才同学们!

作者 | 燕公子

过了个五一,最担心的事就是大家把董袭莹给忘了,那可是一根金藤条。
顺着肖飞,能挖出一个董袭莹,而顺着董袭莹,则能挖出一整片瓜田——
她的“天才同学们”个个身怀绝技,用最短的时间、最潦草的学术成果,完成了普通人数十年寒窗都难以企及的“医学奇迹”。这不是励志故事,而是一份触目惊心的“拼爹神话”。
一号选手咸晓梦,‌用全文36页、正文仅16页的博士论文刷新学术下限,字数少就不说了,内容还粗制滥造。
她的论文目录,有一段文字为“细胞的生长和增值评价”,呃……增值?就连我一个外行都能感觉到不对,细胞也能增值?请问这个细胞是混金融圈儿的吗?
一查,果不其然,这段文字的正确写法应该是“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评价”,把“细胞增殖”错写成“细胞增值”,这种超低级错误,也能通过博士论文的审核?
把这种错误归结为笔误,这还是善良点的揣测,再说个恐怖点的可能,天才少女咸晓梦会不会根本弄不清楚增值和增殖的区别?然后规培1年就上手术台了?oh my god!
‌再说二号种子韩小姐,19岁回国,凭借3封副教授以上级别的推荐信,成功进入协和,23岁就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了,跟她比董小姐简直弱爆了‌。

仅2025年,她就在包括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在内的各大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没有论著,全是Letter(学术圈公认的“灌水文”)。
更讽刺的是,这位天才中的天才,竟然在网上自曝了摸鱼日记。纵观她的流水账日记,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在手术室喝酒摸鱼,晚上批量生产《柳叶刀》Letter。
网友深扒发现,她主刀的“癌症手术”患者竟是慢性胰腺炎,直接把治病变成致命。

三号传奇宋同学‌,三篇SCI论文铺就保送通道,当同龄人还在题海挣扎时,他已手握致癌机制研究的硬核学术成果。
只是没人敢问这位少年科学家:他参与过的实验室接连曝出博士生致癌事件?为何涉事大楼在舆论发酵后火速拆除?而这些致癌的博士生,最终成就了他的致癌机制研究成果。
这群“天选之子”的成长轨迹惊人相似:要么是学术世家三代铺路,要么是院长父亲暗中护航,论文薄如菜单、学历快过闪电、后台硬过金刚石。
这些个案背后,站着整个医疗门阀体系。网友们继续深扒,豁然开朗:协和院长王辰力推的4+4项目,美其名曰“接轨国际”,实则是量身定制的绿色通道。
当舆论炸锅时,学术圈“清流”饶毅竟下场护短:“反对者不懂医学教育规律。”可网友扒出,这位打假斗士的女儿也是此中高人——17岁就挂名顶刊论文,22岁手握耶鲁教职。
原来学术打假也分敌我,碰到自己人就成了“灵活标准”。而事实上,这套规则早已蔓延到全社会,烟草三代、电力世家、金融子弟...普通人寒窗十八年考不过人家一顿家宴。
更残忍的是对寒门天才的绞杀,就比如董袭莹剽窃聋哑人学生的专利,出身微寒的真天才们的血泪成了门阀子弟简历上的垫脚石!
这场闹剧最可怕的,不是几个“天才”投机取巧,而是整个系统在给作弊盖章认证。
当23岁博士、16页论文都能被专家鉴定为“合规”,当质疑者被追问个人身份,当举报信消失在碎纸机,我们终于看清:屠龙少年早已成了恶龙,还把城堡钥匙印上了家族徽章。
但历史证明,再坚固的堡垒都怕执着的蝼蚁。今天我们不追问,明天被夺走人生的可能就是我们的孩子。这群无耻之徒,偷走的不只是学位,更是千万人相信奋斗的信仰!
最后,请让我们记住这份名单,记住这些名单上的名字,看看这些“天之骄子”,究竟比我们“有种”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文摘收藏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GMT+8, 2025-5-14 13:25 , Processed in 0.0670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