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倍长中线模型 1、基本模型

2、结论推导

3、解题技巧
遇到中点或中线,则考虑使用“倍长中线模型”,即延长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连接相应的顶点,构造出全等三角形.4、历史文章 一题多解 | 中线倍长; 来解题吧 | 逆用倍长中线; 来解题吧 | 逆用倍长中线+翻折求最值;
二、一线三等线模型1、基本模型

2、结论推导 结论1:△CAP≌△PBD. 证明:∵∠1+∠C+∠APC=180°,∠2+∠BPD+∠APC=180°,∠1=∠2,∴∠C=∠BPD. ∵∠1=∠3,AP=BD(或AC=BP或CP=PD),∴△CAP≌△PBD. 结论2:△APC≌△BDP. 证明:∵∠1=∠C+∠APC,∠2=∠BPD+∠D,∠3=∠BPD+∠APC,∠1=∠2=∠3, ∴∠C=∠BPD,∠APC=∠D.∵AP=BD(或AC=BP或CP=PD),∴△APC≌△BDP. 3、解题技巧 在一条线段上出现三个相等的角,且有一组边相等时,则考虑使用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找准三个等角,再根据平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等角代换,判定三角形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一线三等角模型常以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或矩形)为背景,在几何综合题中考查.4、历史文章 初中数学 | 一线三等角
趣味几何|构造一线三等角、结合不定方程求解反比例函数k值
来解题吧 | 一线三等角
三、半角模型 1、基本模型

2、结论推导



3、解题技巧 对于半角模型,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做辅助线(延长或旋转),构造全等,通过等量代换得到相关的结论. 4、历史文章 初中几何|半角模型
来解题吧 | 半角模型与费马点完美结合
四、手拉手模型 1、基本模型

2、结论推导

3、解题技巧 如果题目中出现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考虑连接对应的顶点,用旋转全等模型;如果只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用旋转的方法构造旋转全等. 4、历史文章 几何模型 | 手拉手模型
趣味几何|逆推问题寻思路,巧妙构造“手拉手”
初中数学 | 手拉手模型的应用
五、对角互补模型 1、基本模型

2、历史文章 几何模型|对角互补模型之120°等腰三角形
几何模型|对角互补模型之任意角α
六、平行线夹中点模型 1、模型结论


2、历史文章
平行线夹中点辅助线方法
七、截长补短模型 1、模型结论 【模型解读】截长补短的方法适用于求证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截长:指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补短:指将短线段延长,延长部分等于已知线段。该类题目中常出现等服三角形、角平分线等关键词句,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完成证明过程,截长补短法(往往需证2次全等)。


2、历史文章
一题多解|截长补短问题6种证明方法
八、绝配角模型1、基本模型

2、结论推导

3、解题技巧
如果题目中出现二倍角,可以考虑用绝配角模型,构造等腰三角形,绝配角+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般同时出现,然后用勾股定理或相似求解.构造等腰三角形是这类绝配角问题的重要方法. 4、历史文章 来解题吧 | 绝配角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九、婆罗摩笈多模型 1、基本模型


2、历史文章
几何模型 | 婆罗摩笈多定理&模型&公式
十、海岛埋宝模型 1、基本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