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为何现代人的痰湿这么重呢?
我们都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现在很多人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都不太健康,很容易导致脾虚。
思虑过多,也会导致脾虚。
脾虚,运化水液无力,就会产生水湿。
水湿长时间的聚集,就会形成痰凝。
生出来的水湿喜欢往肺里面跑,所以我们在呼吸或者是咳嗽的时候就会感觉喉咙里面有痰。
肺还会通过鼻腔排泄出去一部分痰,也就是流鼻涕。
既然脾为生痰之源,我们就要健脾,帮助脾正常运化水液,直接杜绝了生痰之源。也可以通过宣肺来排痰。
而湿气,我们可以通过通利三焦的方法:
上焦通利肺气,通过呼吸给排出去;
中焦可以健脾,解决生湿的问题;
下焦通利膀胱,通过利小便的方法给排泄出去。
今天,就来分享一个名方——三仁汤。它是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淡竹叶、半夏、通草、滑石这八味药组成。
原方为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薏苡仁18g,半夏15g。原方仅作为参考,一定要在大夫辨证后酌情加减。
湿热,是中医上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头重身困、食少腹胀、恶心呕吐、心烦口苦、大便黏腻、皮肤瘙痒、头晕头痛、胸闷腹痛、尿频尿急等诸多症状,大多与体内湿热有关。
除湿热常用的中药方有很多,这个方子祛湿热作用就非常强。
湿邪一祛,痰凝自然就消散了。
杏仁可以宣利上焦的肺气,气化则湿化。
白蔻仁,味道比较芳香,具有醒脾的作用,可以化湿行气。
而薏苡仁味道甘淡,不仅可以渗利下焦的湿热,还能健脾。
这三味药合用可以增强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更好地排出水湿。
滑石、通草、淡竹叶,这三味药性比较甘淡、寒凉,可以帮助膀胱排泄,将体内的湿邪给排泄出去。
最后就是半夏和厚朴了,主要是用来行气除满,化湿和胃的。
不仅可以帮助脾胃来吸收,还可以增强其他药物的祛湿功能。
如果你体内的痰湿比较严重,可以参考加入橘红和石菖蒲这两味祛痰的药物来增强化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