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人们因为“怀孕呕吐、头晕呕吐”到医院救治,在医生开具的静脉输液中经常会加“维生素B6”,虽然绝大多数患者不会理会,但还是有人会向医生提问,估计大多数医生会用三个字回答:“止吐药”。 事实上,“维生素B6”的医学作用还真不少呢!几乎关乎到每个人、每时每刻的日常活动哦!对于“预防中风”,当然也有间接作用啦! 一、维生素B6的发现 在20世纪时,科学家除了发现“烟酸缺乏”会导致“癞皮病(pellagra)”以外,在1926年又发现另一种物质缺乏时,也会使得小老鼠诱发癞皮病,这种物质在1936年被定名为“维生素B6”,直到1939年才好不容易被真正分离出来。虽然现在的维生素B6是如此的廉价。 现代基础医学告诉我们:“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属于水溶性维生素,遇光和遇碱容易被破坏,且不耐高温。在人体小肠被吸收,人体内的活化形式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80%以磷酸吡哆醛的形式存在于肌肉中。 二、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B6”广泛分布于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肝脏、鱼、肉类、全麦、坚果、豆类、蛋黄和酵母等均是维生素B6的丰富来源。一般在肉类、小麦、蔬菜和坚果类中含量较高。 人体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极其微量的维生素B6。 三、维生素B6的生理作用 由于维生素B6主要的活化形式“磷酸吡哆醛”,在人体内是百余种生化反应的辅酶,直接关系到人体新陈代谢的方方面面。大致罗列了以下几大方面: 1. 参与“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 如果维生素B6缺乏,不仅可以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会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血栓形成和高血压的危险因子之一。 在我们“中风预防门诊”,针对发现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建议: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通过“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适量补充,可以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更好地控制血压、更好地保护血管。 2.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参与所有氨基酸的代谢。 主要包括: ①参与血红素的合成,如果缺乏,可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和血清铁的升高,故常作为预防贫血的辅助治疗药物; ②参与色氨酸合成烟酸,如果缺乏也会出现“癞皮病”; ③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刺激白细胞生成,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④有助于修复“口腔溃疡”等等。 3. 参与糖原、脂质、神经鞘磷脂和类固醇的代谢。 主要包括: ①可以促进亚油酸变成花生四烯酸,促进花生四烯酸与胆固醇结合,易于胆固醇的转运代谢和排泄,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和纤维蛋白的形成,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血栓形成; ②参与神经鞘磷脂的代谢,常作为周围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的辅助性药物; ③可以终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增加人体对雌激素、雄激素和维生素D的敏感性,这将影响到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激素依赖性癌症的发展及预后。 4.参与重要神经介质(5-羟色胺、牛磺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合成。 这在临床上应用就很广泛了,往往在治疗“小儿惊厥、婴儿喘憋、妊娠呕吐、焦虑、抑郁、帕金森病、智力发育迟滞”等疾病方面都有可能会用到。此外,通过影响脑内多巴胺代谢,减少催乳素分泌,可以帮助产妇抑制乳汁分泌。 5.其他 如参与核酸和DNA合成,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治疗光敏性皮炎;拯救顶秃;抢救异烟肼中毒等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