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回复: 4

[中药方剂] 三仁汤-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仁汤

三仁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歌诀: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瘟初起法堪遵。
组成: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5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义: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
配伍特点: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运用: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禁忌: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附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口臭、嘴里发粘、尿黄、失眠,这都是湿热导致的,一个药方就可以解决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为何现代人的痰湿这么重呢?

我们都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现在很多人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都不太健康,很容易导致脾虚。

思虑过多,也会导致脾虚。

脾虚,运化水液无力,就会产生水湿。


水湿长时间的聚集,就会形成痰凝。

生出来的水湿喜欢往肺里面跑,所以我们在呼吸或者是咳嗽的时候就会感觉喉咙里面有痰。

肺还会通过鼻腔排泄出去一部分痰,也就是流鼻涕。

既然脾为生痰之源,我们就要健脾,帮助脾正常运化水液,直接杜绝了生痰之源。也可以通过宣肺来排痰。

而湿气,我们可以通过通利三焦的方法:

上焦通利肺气,通过呼吸给排出去;

中焦可以健脾,解决生湿的问题;

下焦通利膀胱,通过利小便的方法给排泄出去。

今天,就来分享一个名方——三仁汤。它是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淡竹叶、半夏、通草、滑石这八味药组成。

原方为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薏苡仁18g,半夏15g。原方仅作为参考,一定要在大夫辨证后酌情加减。

湿热,是中医上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头重身困、食少腹胀、恶心呕吐、心烦口苦、大便黏腻、皮肤瘙痒、头晕头痛、胸闷腹痛、尿频尿急等诸多症状,大多与体内湿热有关。
除湿热常用的中药方有很多,这个方子祛湿热作用就非常强。

湿邪一祛,痰凝自然就消散了。

杏仁可以宣利上焦的肺气,气化则湿化。


白蔻仁,味道比较芳香,具有醒脾的作用,可以化湿行气。

而薏苡仁味道甘淡,不仅可以渗利下焦的湿热,还能健脾。

这三味药合用可以增强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更好地排出水湿。

滑石、通草、淡竹叶,这三味药性比较甘淡、寒凉,可以帮助膀胱排泄,将体内的湿邪给排泄出去。

最后就是半夏和厚朴了,主要是用来行气除满,化湿和胃的。

不仅可以帮助脾胃来吸收,还可以增强其他药物的祛湿功能。

如果你体内的痰湿比较严重,可以参考加入橘红和石菖蒲这两味祛痰的药物来增强化痰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三仁汤非常擅长祛湿热,所以很多湿热型的皮肤问题效果很好,如痤疮、痘痘、皮肤炎症等等,尤其是夏天高发的皮肤问题。
同时对于湿热型流感、肠胃炎、发热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湿热的症状除了舌黄腻之外,时常还伴随着怕热、口干、身体沉重等症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方有中成药,名为三仁合剂,或者可以用这个方子泡脚,组成:杏仁9g、白蔻仁6g、生薏苡仁30g、法半夏6g、通草6g、竹叶6g、厚朴3g,原方里是有滑石的,这里给去掉了。但要注意,阴亏津少或阴虚发热禁用,热重于湿者慎用。
湿热可表现在不同的脏腑,比如肝胆、脾胃和膀胱,所以可用的方子还有很多。肝胆湿热可用龙胆泻肝丸、脾胃湿热可用甘露消毒丸、膀胱湿热可用八正散,另外六一散、平胃散、茵陈篙汤、连朴饮、普济消毒饮等都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文摘收藏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GMT+8, 2025-4-28 21:28 , Processed in 0.0218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