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损从轻到重:10种中成药: 步步阻击、检修保养!
一、甘露消毒丸:脾胃湿热: [时疫暑湿,膏粱厚味,饮食不节引起:脾胃湿热。脾胃混乱了,调调清清稍微操作下还脾胃清静] 组成:滑石,茵陈、石菖蒲,木通,射干、豆蔻,连翘、黄芩,川贝母、藿香,薄荷。 功效主治:芳香化浊,清热解毒。暑湿蕴结,症见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二、养胃舒胶囊:脾胃阴虚: [病因:多由热病后期,或气郁化火,或吐泻太过,或过食辛温,伤津耗液,胃阴受损所致] 辨证要点:胃阴不足,虚热内生,故见胃脘嘈杂,隐隐作痛;阴液不足,胃失濡润,则见饥不欲食;胃气失降,则干呕呃逆;胃阴亏虚,机体失润,则见口燥咽干,大便闭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成份:党参,陈皮,黄精,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 功能主治: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三、四君子丸:脾气微虚:例行保养: [轻微脾气虚,节食+伤脾胃的现代流行零食+穿着时尚清凉+空调] 组成: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四、香砂六君丸:脾虚湿重:中途修养:
[脾气虚引起:脾胃有点被水淹,没什么寒热像、或许轻微] 成份: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五、补中益气丸:补脾升气和胃: [气虚陷的厉害也没见胃功能弱多少,只是易引起内脏下垂。补脾气升气为主,和胃为铺。虽然看起来有点食欲差,但罪魁祸首不是胃] 组成: ①.颗粒剂:黄芪,党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②.口服液:黄芪,党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 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③.丸,合剂:黄芪,党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 功效主治: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
六、香砂平胃颗粒:湿胀+微寒: [湿重困脾型脾虚:整个人看起来比较虚浮胖水,有微微寒像,就算湿生热也是以寒为主] 成份:苍术,陈皮、甘草,厚朴、香附,砂仁。辅料为蔗糖。 功效主治: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注:脾胃阴虚者慎用,湿热重者少用。
七、香砂养胃丸:寒+湿+胀: [脾气虚引起了胃寒,或饮食不节搞坏了胃。胃寒湿重兼脾气虚,温胃和胃消胀为主,补脾气为辅] 组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甘草。
功效:温中和胃。
主治: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八、附子理中丸:脾胃虚寒重: [脾胃虚寒冷痛胀,一片寒像。或先天脾胃弱,或后天吃喝不节不忌损伤脾胃。大寒要用大热融化,救脾胃是当下要务] 组成: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功效:温脾散寒,补健脾胃,温运中焦,止泻止痛。 辨证要点: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泻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迟缓为。 主治: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
九、桂附理中丸:肾脾阳虚: [肾阳虚的因素偏重一点。这种胃口一般还可以,饮食不适时一般腹中冷痛为,腹胀较少] 组成: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
功效: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主治: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十、桂附地黄丸:肾亏脾胃虚弱: [命火弱煮不了饭,也弱了吃饭的能力,生化不了生命精元。阴阳同补外力点火。着重补命门之火,辅以温和方式恢复脾胃功能] 组成: ①.肉桂,附子:温补命门真火。 ②.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 ③.山药,茯苓:健脾渗湿; ④.泽泻:泻肾中水邪; ⑤.牡丹皮:清肝胆相火; 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