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3

[未分类名人] 董郁玉《光明日报》评论部原副主任 日本间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郁玉,男,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硕士,资深媒体评论人。
曾任《光明日报》评论员、光明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
很多人不了解他的所作所为,现在农村不让烧秸秆了,而第一个提出农民禁止焚烧秸秆的人是董郁玉,相比之下,隔壁的日本却每年都在烧秸秆。
在2019年,董郁玉首次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禁止燃烧秸秆”观点,他认为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也会污染空气,是一种十分落后且对环境危害很大的做法。
他的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了非常大的热度讨论和争议,因为在此之前很多地方在丰收后都会选择把秸秆就地燃烧,大家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认为秸秆燃烧之后渗进土壤,可以当作来年的肥料。
而他之所以提出禁止焚烧秸秆这一看似合理的倡议,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和日本联合起来破坏我们国家的农业,降低粮食产量,试图让中国再经历一次大饥荒,真是其心可诛。
2022年的二月份,作恶多端的董郁玉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的报应最终还是来了,这一天董郁玉还像往常一样进行着他的间谍工作,他鬼鬼祟祟地前往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准备与日本政客碰头,交接接下来的任务。
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对董郁玉的行为观察很久了的国家安全部门专案组冲进房门,将其逮捕。
至此他的间谍身份彻底被暴露,这一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让中国人民感到万分震惊以及愤怒。
原来在董郁玉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被日本的情报局关注到了。
后来董郁玉在光明日报工作,日本政客开始有意拉拢他,董郁玉在利益的诱惑之下选择了出卖自己的良心和国家,做起了间谍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借着自己在新闻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他手中的权力,帮助日本情报局提供他掌握到的内部消息。

2023年董郁玉被判处间谍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董郁玉曾为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写过一篇《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隐晦地鼓吹美国教育制度,狠踩中国教育体系。
两周后,他的儿子董一夫,又写了一篇《我要去美国读大学》以遥相呼应,父子二人一唱一和,丑陋至极,全都是一丘之貉的卖国贼!
2019年,董郁玉在国内媒体上首次提出了“禁烧秸秆”的观点,这一提议经国家有过部门调查评估后被采纳,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影响,至今尚有争议。但董郁玉的名字,却因此响彻海内外。
在董郁玉于《光明日报》任职期间,每当举行与日本方面的交流活动,董郁玉都会出席参加,同事曾以为他两度留学日本的经历所致,与日方有互动的话题。
但其实,董郁玉时每次都会与日本情报人员会面,带去他从内部渠道搜集、挖掘到的国家机密!
日本政府以“学术奖学金”的名义,多次向董郁玉发放酬劳,并许诺董郁玉在退休后就可以全家移民日本,还给他儿子董一夫安排工作。于是董郁玉抓紧要在退休前,给日本做出更大的情报业绩。
2022年,董郁玉本该在当年办理退休,即将实现他举家叛逃日本的恶毒计划,可其实他早就露出了马脚,被我国有关部门给盯上了。
当年2月,我国安部门在董郁玉于一家餐厅内,正准备向日本所谓“外交官”传递机密情报时,以涉嫌间谍罪的名义,一举将董郁玉抓了一个现行,据说在第二天他就将办理退休手续!
董郁玉这个汉奸、卖国贼最终没能成功跑路,功亏一篑,令我们拍手鼓掌称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用自己的大名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董郁玉大肆的吹嘘美国教育,认为美国什么都是好的。
董郁玉作为资深媒体人,深知《纽约时报》作为全球重要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他或许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所以才敢发表这样的文章。
董郁玉的事情还没有平息,他的儿子便紧随其后,发表了一篇《我要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回应他的父亲。

董一夫 财新网专栏作家
董一夫,男,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为财新网专栏作家。
董一夫,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理科实验班,本科于耶鲁大学学习历史专业。对新闻与写作感兴趣,曾为耶鲁大学多个校刊做编辑和撰稿人,文章曾在《纽约时报》、《外交政策》、《纽约时报》中文网以及《财新》上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对于路透社记者提问:北京一家法院今天以间谍罪判处中国记者董郁玉7年有期徒刑。

毛宁在回答记者时说:中国是法治国家,中国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违法犯罪必被依法追究。

白天他是央媒的“笔杆子”,晚上他是潜伏了30年的“日本间谍”。

1964年,董郁玉出生在辽宁抚顺一个穷困潦倒的农家。他发奋学习,凭借个人努力,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学系。1987年获得北大硕士学位后,他直接加入了《光明日报》,开启了他辉煌的新闻生涯。他的文章犀利,观点独特、深刻,很快就在新闻界出了名。

2002年和2005年,董郁玉连续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前途无量人,却在暗地里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2006年,董郁玉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机会,任美国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员,这一去竟成了他堕落的开始。在美国的日子里,董郁玉被西方的物质生活和所谓的"自由"迷住了眼睛,开始在文章中偷偷美化西方价值观。

而外国情报部门也盯上了他。他们开始与董郁玉接触,进行吹捧和忽悠,逐渐将他拉入了一个大型洗脑组织——尼曼基金会的世界新闻工作者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董郁玉被所谓的“世界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所包围,但他并未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充满西方主义思想的大型洗脑组织。

他开始为利益而写作,甚至在国内外的社交平台上发表抹黑自己祖国的评论。这些评论让他获得了不少好处,也让他在报社中继续潜伏。

尝到甜头后,董郁玉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在国内发表的文章中隐晦地注入西方思想,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观念。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10年。这一年,董郁玉去日本庆应大学当访问学者。日本情报机构早就盯上了这位中国的"笔杆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拉拢董郁玉。茶道、花道、武士道,日本人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来讨好董郁玉。

与日本的情报人员搭上了线后,他开始为日本提供中国的国家机密,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间谍。

他的身份暴露,缘起于儿子的炫耀。

原来,间谍儿子也坑爹。2022年,董郁玉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随后,他的儿子董一夫也发表了一篇名为《我要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

这两篇文章大谈美国制度的好处和政策的优秀,字里行间充满了崇洋媚外的情绪。这两篇文章很快引起了热议,也引起了国安局的关注。

董郁玉,曾任《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董一夫,曾任《中美通》执行主编

经过深入调查,国安部最终在2022年2月21日在北京新侨饭店抓获了正在和日本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秘密会谈交易的董郁玉。这一天,也是他准备叛逃出国的前一天。

近日,法院终于对董郁玉作出了判决:以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个曾经备受尊敬的央媒"笔杆子",如今沦为人人唾弃的叛国者、间谍,真是死有余辜。

董郁玉的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使是像他这样的"精英分子",也可能被敌对势力策反。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文摘收藏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GMT+8, 2025-4-28 18:05 , Processed in 0.0220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