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而过 发表于 2024-6-2 19:18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

大家好!天气开始转寒冷了。昨天在群里问病用药的人中寒冷病的人占了一多半,这说明从现在开始寒凉病将是主要疾病,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给大家介绍寒病的辨证及用药。
桂附理中丸的脉正好与归芍的脉是对应的右手的关脉位和尺脉位置上。如果说归芍是阴虚病用药,哪么桂附理中丸将是阳虚病用药。脾肾阳虚的病人引发的疾病要比肝肾阴虚的病人多很多,所以桂附理中丸的用途更广。最主要是会辨证用药与联合用药。我们先来看一下桂附理中丸的处方衍变形成的过程,这样大家就理解我们为什么推荐桂附理中丸了。
我们先从四君子汤开始说起:
四君子汤是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来组成,由于这四味药能扶助人体的正气,一般我们来讲君子做事匡扶正义。那么由于四君子这个药的组成能够有匡扶人体正气的作用,所以我们把他叫作四君子丸。
我们再来看理中汤的组成:
人体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感受寒邪这样就出现了脾胃虚寒症,而对应的方剂是理中丸,在古书上讲理中丸:理中减苓加干姜。(由四君子丸减去了茯苓加上了干姜)来治疗脾胃虚寒症。
对于脾胃虚寒症的人群,大多在受寒邪的时候也出现了肾阳的不足,所以脾肾阳虚的人群就出现了,针对这种病情又组建了一个新的方子,就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补肾阳的药——附子,这样就形成了附子理中丸。我们来看一下附子理中丸的处方组成:
附子理中丸即能补肾阳不足,又能健脾扶助人体正气,还能散脾胃的寒邪。这是因为:附子能补肾阳,党参,白术甘草能健脾扶正气,干姜散寒邪。附子理中丸的组方思想应是相当的美好了。可是附子理中丸吃完上火,有很多人吃了没有达到治疗目的就得停药了。附子理中丸的处方就得进一步改进,这个改进包括组成的改进,也包括每味药用药量的改进调整。改进的结果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药品----桂附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是附子理中丸的改进升级产品。桂附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相比有哪些地方做了改进呢?1,在附子理中丸的处方中加入了肉桂,肉桂有引火归源的作用,补肾阳不上火,即使上火也能把浮火引火归源。2.把附子理中丸中的干姜,到桂附理中丸中换成了炮姜。(我们做菜用的叫作生姜,降痢的作用比较强;晾干之后的生姜叫作干姜,散寒能力比较强;大火炒制的干姜在炮制学上叫作炮,经过炮制的干姜叫作炮姜,具有更好的更缓和的温中散寒的能力,还有温宫止血的功能。)3.处方量的改进: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个药品投料量的材料。

我们从处方的投料标准计算出来这两个药品中附子的含量,附子理中丸附子含量是:15.%;桂附理中丸附子含量是:7.5%;我们比较发现桂附理中丸中附子含量减少了一半,并增加了肉桂以防止虚不受补,吃完上火。我们来总结一下升级的桂附理中丸优点是什么?第一个优点:即补肾阳,又健脾扶正气,还能散脾胃虚寒。第二个优点:桂附理中丸附子量调理后加入肉桂即更有效还更安全。第三个优点:干姜改成了炮姜对因脾虚出血的病人更适合。这一点怎么用我们会在以后的课中细讲。上次讲完课有一位群友给我反馈说他的孩子,今年18岁,是脾肾阳虚型的腹泻,吃了桂附理中丸4丸后,大便就恢复了正常。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典型对症用药的实例,再一次验证了我们的话:对症一碗汤,不对轮船装。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给大家重点介绍桂附理中丸了吧?哪么桂附理中丸我前面说了他的使用面比归芍地黄丸更广泛,到底有多广呢?下面我们来大概介绍一下:

桂附理中丸,为补益剂,补益剂是治虚病的药,中医的治则讲:虚则补之。桂附理中丸是补脾肾阳虚的药品。具有补肾助阳,温中健脾之功效。主治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适用于肾虚脾虚,换一句话说是脾肾阳虚,阳虚易感寒邪,同时还有温中散寒的作用,用于属寒性的病。核心的用途是用于脾肾阳虚患者。桂附理中丸脾肾阳虚证都导致哪些病?
我们给大家举二个病例:病例一:群友:73岁,心脏不好,一干活就觉得上不来气,天一凉也觉得心脏不舒服,半夜睡觉经常觉得后背出汗、发凉,不舒服,手心爱出汗,应该吃点什么药调理一下石老师?
石老师:现在吃什么药呢?患者:之前一难受就吃点速效救心丸,量体温也低才35.7度。石老师:他这个人属于阳气不足有瘀型这种的冠心病,这个人阳气太弱了,考虑他年龄比较大了先给他用桂附理中丸加上柏子养心丸。三天后群友反馈病情大见好转。病例二:群友:石老师,我这有个顾客,54岁,大便不成型,她想调调,吃啥药呢?
石老师:你刚发来的舌头照片可以看出这个人是脾肾阳虚的人 ,平时怕冷?胃肠可能也不会正常的吧?月经也不正常吧?群友: 前几个月不正常,到医院做B超说是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增厚手术做完了之后这两个月正常了,现在感觉头晕、眼睛胀,不愿意睁眼睛,感觉浑身哪都不舒服,大便还不正常。
石老师:这就是脾肾阳虚证。用桂附理中丸和归芍地黄丸这两种配合吃,我看舌苔病不轻的,而且这个症状也不是短期形成的。群友:是啊,在我们这医生说亏气亏血石老师:气血亏是结果,不是病根,这个病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根是脾肾阳虚。你家是什么地方的,一般海边上这样的人多或是住的环境不好,家里温度低,用冷水多?群友:是啊,家是农村的。石老师:用药同时这些都要注意,多穿,千万不能再受凉了,这个病调理需要相对长的一段时间,不会很快过来的,想调理得有信心才可以。一般短期不会形成这样的病的,最少三个月,以后多晒太阳,适当户外活动,这些全要结合起来,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先用药吧。群友:好的石老师:每半个月让我看一下变化,你也保存好现在的舌苔照片,每半个月对比一下。通过上面两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出,二个不同的病但是同一证,所以都可以用桂附理中丸,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是脾肾阳虚证均可以用桂附理中丸,这就是辨证用药的思想。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桂附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导致的相关疾病:1,五更泄泻或腹泻,或便秘。2, 吸收不良综合征,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溃疡性结肠炎4.痢疾 5.水肿 6.鼓胀 7.肾风 8.西医的慢性肠胃炎 9.慢性肾炎10.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11.少腹冷痛。总是感觉小腹凉凉的。受凉则痛 12.脾阳虚肥胖 13.肾阳虚肥胖 14.月经不调 15. 痛经 16.腰膝酸软无力17.腰凉,往下延伸到小腿 18.浑身感觉轻飘飘的 19.小便不利20.肾虚则水液代谢失常会导致夜尿频多 21. 睡眠浅22. 形寒肢冷23.面色苍白24.面部或肢体浮肿25.阳虚久了,身体各个器官不能正常工作了就会导致各种疾病。比如肝腹水等26.精神不振,萎靡懒动27.心阳虚。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28. 肝阳虚。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29.食欲不振30.恶心呃逆31.呕吐32. 嗳腐吞酸33. 癃闭不通34.阳痿早泄35.性功能衰退36.   咳嗽气短37.呼吸无力38. 声低懒言39.痰如白沫40. 易感冒,免疫力低下41.   慢惊风42. 久病不愈43. 便血   44. 崩漏   45. 脑供血足46.肩背痛47.头怕冷   48.不住尿49.不担事,活力不足50.血糖升高我们把脾肾阳虚引起的病概括一下,与桂附理中丸的核心要点进行总结:桂附理中抗寒凉,脾肾阳虚此药强。四肢寒冷阳气弱,补肾温中正气杨。脾胃虚寒吐与泻,日久必有惊风忙。寒积便秘与胸痹,咳唾涎沫肺也凉。便血崩漏脾失统,多病一证此药降。https://mp.weixin.qq.com/s/4p8ESHeT6TBg7ZV2OvF2mg

一笑而过 发表于 2024-7-16 21:53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 (qq.com)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 (qq.com)

桂附理中丸说明书的讲解(二) (qq.com)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三) (qq.com)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四) (qq.com)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五) (qq.com)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六) (qq.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附理中丸的辨证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