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深度解析
一、条文字眼“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胸满(胸胁苦满),烦惊(烦躁惊恐),小便不利(水饮),谵语, 一身沉重难以转侧(水饮)。二、方剂组成柴胡四两、半夏二合半、龙骨、生姜、铅丹、人参、桂枝、黄芩、茯苓一两半、大黄二两、生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三、方解1、本方是小柴胡汤减量,去炙甘草加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而成。2、柴胡、黄芩、法夏、生姜、大枣(去甘草):小柴胡汤对应少阳证。3、桂枝、茯苓:桂苓剂平上冲之气,气化水湿同时治疗小便不利,一身沉重,太阴证,对应太阴证。4、人参、半夏:对应心下烦满。4、龙骨、牡蛎、茯苓:对应心腹悸动。5、龙骨、牡蛎、铅丹、茯苓、桂枝:交通阴阳、镇坠降逆平惊恐,对应惊恐。一般去铅丹加钩藤、芍药,或是用磁石代替。6、大黄:阳明药,推陈出新,对应阳明证。总之本方为小柴胡汤证基础上的烦躁惊恐,小便不畅,大便不通,谵语,一身沉重。(1)从药证理解本方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治疗胸胁苦满,苦寒清热;②人参半夏:消痞满,散结肿,辛温化饮;③生姜大枣:生津保护脾胃;④桂枝茯苓:桂苓剂平冲降逆安神镇静;⑤龙骨牡蛎:潜阳安神化痰除饮;⑥大黄:推陈出新,治疗谵语等而通大便;⑦茯苓:利水湿,水饮,治疗一身沉重,小便不利。四、辨证要点1、体质辨证:体质介于大柴汤与小柴胡汤之间,体质偏于实,胸胁苦满,心下抵抗,心下膨满,腹部多见脐部动悸;或是柴胡体质加失精家。2、胸胁苦满,烦,惊,恐,为主,伴有小便不利,一身沉重,大便不通。黄煌教授解释为:胸满,是一种感觉,如胸闷,抑郁;烦,是一组症状,如烦躁,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惊,为惊恐不安,为多恶梦,或为惊悸,或脐腹部搏动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为一种抑郁状态,如疲乏,身体不灵活,或为木僵状,或为行动迟缓,或为意欲低下,或为反应迟钝。患者常常诉说身体重,拖不动。小便不利,是躯体症状的一种,小便频数或失禁,但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谵语,可看作是思维与语言障碍,也是一种精神障碍。3、腹诊要点:腹部比较紧,胸胁满,有压痛,脐上下动气甚,胸中忐忑不安。4、脉弦滑紧数。五、病机辨证少阳阳明太阴证热郁水饮证。六、临床运用1、失眠多梦,噩梦纷扰;2、惊恐证,精神躁狂证,抑郁证;3、一身沉重,中风后遗证的一身沉重,无力,腿脚不灵活同样可以用;4、脱发;5、惊悸怔忡;6、眩晕;7、耳鸣耳聋;8、遗精,治疗阳痿,尤其是伴有精神恐惧,紧张的阳痿疾病,还有前列腺炎;9、急性脑梗塞(重视这个运用)伴有瘀血可以加桂枝茯苓丸;10、面部痉挛;11、癫痫或是癫狂证;12、小儿舞蹈病(多动症);13、脑萎缩;14、帕金森病;15、本方清热,解郁,行经导滞,治疗血热引起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多;16、治疗麻木,关节疼痛等疾病;17、皮肤痒等皮肤病;18、慢性疲劳综合症多半是气郁引起。七、加减以及合方运用1、无便秘干燥,去大黄或用制大黄,去铅丹换磁石或是钩藤,白芍。2、柴胡加龙牡汤加栀子厚朴汤:烦躁便秘。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酸枣仁汤:治疗失眠。4、柴胡加龙牡汤加上百合地黄汤或是甘麦大枣汤:治疗严重失眠。5、柴胡加龙牡汤加黄连、栀子或是石膏:清阳明内热安神。6、柴胡加龙牡汤加栀子厚朴汤,半夏厚朴汤:消化道疾病。7、柴胡加龙牡汤加桂枝茯苓丸:柴龙证伴有瘀血。8、柴胡加龙牡汤加栀子豉汤:治疗烦躁,心胸懊侬。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防己地黄汤:治疗严重精神狂躁证。10、柴胡加龙牡汤加外台茯苓饮:柴龙证伴有纳差,腹胀,心下痞满,11、柴胡加龙牡汤加甘草:等于加入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龙牡汤。12、在临床本方加附片比较多。八、类方鉴别1、温胆汤,太阴寒湿痰湿体质,惊恐(半夏体质湿热体质),有时两者可以交替服用,效果很好。2、栀子厚朴汤也有烦躁不安,是阳明内热烦躁腹胀便秘。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加龙骨牡蛎救逆汤是太阳太阴水饮引起的严重烦躁,甚至狂躁证,是桂枝类方。4、防己地黄汤也有严重的烦躁甚至癫狂是阳明瘀热津亏引起的。5、柴桂桂枝干姜汤为虚弱证,心下微结,腹部柔软,心烦冲逆、烦躁不多,口舌干燥而渴、不呕等症。6、苓桂枣甘汤,桂枝加龙牡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加龙牡汤也可以治疗癫痫,柴胡加龙牡汤也可以治疗癫痫,一个是柴胡类方,一个是桂枝类方,柴胡加龙牡是脐上动悸;苓桂枣甘汤是脐下动悸。桂枝汤加龙牡汤是桂枝汤基础加龙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惊狂,起卧不安”有痰饮作祟,所以加蜀漆化痰镇静安神,现在可以用半夏、茯苓代替。7、 桃核承气汤是瘀血在膀胱不解引起的狂证。九、方歌柴胡龙牡惊与烦,桂苓龙牡一两半。二两大黄瘀热去,少阳阳明太阴还。【临床验案】1、银屑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肖某,女性,36岁,2009年8月7日初诊。银屑病史多年。并患狂躁、抑郁症病史有年,一直服相关药物治疗。控制不大稳定。来诊时见躯干、四肢多发红斑、鳞屑,瘙痒不明显。长期睡眠差,手心热,头脑不清晰,头痛,疲倦明显,心情抑郁,时有自杀倾向,时又狂躁,经前狂躁明显,月经量多,血块多,色紫黑。怕冷,时又怕热,心慌憋闷,舌体胖大,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以滋阴降火中药治疗,特色疗法中心以普通针刺,以及皮针、电针、皮内针、微针等治疗,无甚改善。四诊合参,此属少阳阳明合病,兼夹水饮,并瘀血内阻,给予柴胡加龙牡汤,加红花、莪术。柴胡15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酒大黄20克,红花5克,莪术3克,5剂。服药后心情好转,睡眠好转,人感轻松,皮疹颜色较前变红,鳞屑稍有增厚,前方加桃仁10克,7剂。诸症稍有反复,情绪又见低落,心情抑郁,悒悒不乐。改以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牡汤加减:熟附子6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肉桂(后下)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酸枣仁20克,茯苓15克,5剂。药后情绪好转,皮疹颜色稍减,手心热消失。但时烦躁,睡眠欠佳,头脑不清晰感。《难经》云:“重阴必癫,重阳必狂。”患者既见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悒悒不乐等阴证,又见时烦躁、失眠、经前狂躁等阳证。故治疗既扶阳抑阴证,又潜阳泻火,予四逆汤、柴胡加龙牡汤合方化裁:熟附子6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肉桂(后下)15克,龙骨60克,牡蛎60克,莪术30克,酒大黄15克,柴胡25克,赤芍30克,5剂。药后精神好转很多,睡眠好转,手心热已完全消失。皮疹颜色减,变薄。大便日行4-5次,质稀。前方酒大黄减为5克,8剂。药后皮疹明显减轻,精神明显好转,心情好转,思维较前清晰。经来月经量较多,经行通畅而无血块,怕冷好转。前方调整剂量:熟附子2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后下)6克,龙骨60克,牡蛎60克,莪术45克,柴胡30克,赤芍30克,酒大黄3克,生薏苡仁20克,10剂。此方服至10月中旬,病情明显好转,皮疹基本好转,皮疹基本消失,现情况稳定,思维清晰,睡眠尚可,未再有狂躁、自杀等念头。2010年5月,患者再来复诊。诉停药后不久,皮疹稍有反复。现躯干,四肢散发少许红斑。鳞屑,疲倦,口干稍苦。继续服药巩固。选自《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心法》欧阳卫权作者:邓文斌《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处方 柴胡12克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大黄6克(切)牡蛎4.5克(熬)大枣(擘)6枚
功能主治 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十二味,除大黄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纳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
备注 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采、身重;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以治烦躁惊狂;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黄泻里热,和胃气;茯苓安心神,利小便;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祛邪。共成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
摘录 《伤寒论》
汉·《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 柴胡四两(12克),龙骨、生姜、人参、去皮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各4.5克),洗半夏二合半(10克),黄芩一两(3克),铅丹一两半(1克),大黄二两(6克),熬牡蛎一两半(4.5克),擘大枣六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
主治 伤寒下后,邪陷正伤,症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神经、泌尿、心血管、消化等多科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癫痫、心悸、高血压、胆心综合征、胃病、尿道综合征等病症。
1.失眠:30例失眠症患者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4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治疗前、后SPIEGEL最表的评分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4个疗程后,减分率>75%。(《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30期)
2.焦虑症:本方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54例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54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6.3%。(《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4期)
3.抑郁症:恶性肿瘤化疗后并发抑郁状态病例共64例,随机分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盐酸帕罗西汀片组,每组各32例。结果:本方治疗肿瘤抑郁症抑郁评分均有降低,临床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片疗效相当,且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光明中医》2012年第1期)
4.心脏神经症心脏神经症:患者120例,治疗组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和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心血管防治知识》2011年第3期)
5.冠心病心绞痛汗症:78例冠心病心绞痛汗症患者,对照组以基础治疗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以基础治疗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煎剂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出汗程度、出汗量、出汗频率、出汗对机体影响的积分变化。结果:第1、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对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6.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本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55例,结果:口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率86.7%。(《江苏中医》2012年第8期)
7.尿道综合征:本方加减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62例,痊愈21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8%。(《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33期)
方解 本方由小柴胡汤原量减半,去甘草,加龙骨、牡蛎、铅丹、大黄、桂枝、茯苓组成。主治伤寒邪陷少阳,枢机不利,表里俱病,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以胸满、烦躁、谵语、身重为辨证要点。由于病邪仍在少阳,故取小柴胡汤之意,内解外清,扶正祛邪。柴胡配黄芩伍,和解少阳;半夏合生姜,和胃降逆;人参同大枣,益气扶正;更加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
现代研究 方中铅丹有毒,其主要成分为Pb3O4,《本草发挥》载本品“味辛,微寒,有毒”,处方时须布包入煎;临床曾有服用本品而致铅中毒的报道,因此不能长期服用。但若用之量小,又配伍大黄通下,促使铅毒排泄,可不致中毒,同时注意用药不可超过1周。近年用此方者,多以磁石、生铁落、代赭石或朱砂代之。
方歌 (一)参苓龙牡桂丹铅,芩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二)柴加龙牡汤二黄,去甘小柴半量襄,龙牡铅桂茯两半,和解泻热安神良。
摘录 汉·《伤寒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对应的中成药,其名称为宁神灵颗粒。以下是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其对应中成药的详细介绍: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来源:出自《伤寒论》。
[*]组成:柴胡、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半夏、大枣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用法中铅丹由于毒性问题已不常用,可能会用珍珠母、琥珀、朱砂、磁石或代赭石等药材代替。
[*]功效:具有和解清热、镇惊安神的功效。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等病症。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属于肝胆郁热、扰乱心神者。
[*]注意事项:该方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慎用。
二、中成药宁神灵颗粒
[*]成分:宁神灵颗粒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化改良版,去除了部分药材(如铅丹),以适应现代用药安全标准,同时保留了原方的核心。其成分主要包括柴胡、半夏、龙骨、黄芩、桂枝、牡蛎、大黄、甘草等。
[*]功效:舒肝开郁,镇惊安神。
[*]适应症:主要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对于心烦易怒、失眠恶梦、心慌气短、头晕头疼、口干嗓子干、皮肤瘙痒、大便干燥、自汗盗汗等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虽然宁神灵颗粒是中成药,但使用时仍需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对于气虚的情况,使用该颗粒效果可能一般,因为中成药中省去了人参这一药材。若见有气亏之征象,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人参的方剂或药物。
综上所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对应的中成药宁神灵颗粒,但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黄芩人参半夏龙骨牡蛎生姜铅丹茯苓大黄大枣
宁神灵颗粒柴胡桂枝黄芩甘草半夏龙骨牡蛎大黄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桂枝汤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生姜大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