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脾虚久治不愈?
作者:大鱼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053630/answer/44874240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要讲的东西,是针对所有人讲的,对所有人都适用。包括很多抑郁症患者,他是排斥治疗的,你作为家长,要做的头件事,就是照顾好他的脾胃。很多人都肠胃不好,吃什么都很容易拉肚子。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饮食不节:吃多了或者吃的东西不干净,马上改变习惯。脾胃虚寒:排泄物无味,这种一般是常年腹泻,平常就体寒,一吃寒的凉的青菜水果冰的就拉肚子,姜枣茶煮水喝。脾胃湿热:排泄物味道非常重,鱼腥草煮水喝。脾虚:吃点油的就腹泻,四神汤,茯苓莲子白扁豆芡实等分打浆喝。五更泻:一般老年人多见,每天天没亮就起来上厕所,不一定拉肚子。山药莲子打浆+荔枝核,煮水喝。肝气犯胃:生气的时候容易导致胃痛和腹泻,记得控制情绪,菊花+红枣泡茶喝,泄肝火养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常常保养,生冷不必说,少吃各种零食,有些零食里面油、盐、糖(脾虚别吃糖,比其他人更容易生湿)、添加剂特别多,有些成分和材料还会引起腹泻。容易腹泻的人一个重点就是不要吃加重排便的食物,比如香蕉葡萄干枸杞黑芝麻,还有很多水果、蔬菜类(比如马齿苋,清热解毒滑肠)。着重再说一下零食,零食很少有健康的。大部分为了口感各种调料,香精,都是助疏泄的东西,大伤肺金,反式脂肪比辣条更厉害。可乐雪碧之类喝了增加脾胃滞气,最近大气滞塞都别喝,中气虚的喝了舌苔厚黄,脾胃滞塞。年轻人很多烟酒不离手。烟能够拔动阳根,中气不足肺金弱的容易中招。酒败中气增加经热,中年以后最好不喝。喝了酒经热,你用清热药败了中气,用温中药更增经热。所以解酒汤有温中有清热,酒不喝最好。自觉杜绝不良习惯,肠胃好了,精力和气色都会更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基本上所有病,治到最后,都落在脾胃上。
以前也说过,单靠脾胃之火,是无法将食物腐熟的,它需要心火还有肾火的帮忙。脾胃就好像是一个锅,是负责装食物的,一旦食物进入胃,那么上面的心火,下面的肾火都朝中间来,帮这个锅一起加热,直到煮熟,食物才可以往下走。如果身体虚,心阳不足,肾阳更虚,吃点东西,全靠脾胃自己,当然只好慢慢消化了。所以,仲景用小建中汤治中焦虚寒,用的是饴糖、桂枝,这就是让心火帮忙。而蒲辅周说:“脾阳长久不愈,要温肾阳。”比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等,这就是让肾火帮忙。可有人也是脾胃虚寒,但用附子理中丸,或者桂附理中丸太热,造成上火烦躁,睡觉不好口干口渴。那么就选择香砂六君子丸,人参健脾丸先调,药性比较平和。四君子汤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看到没有?香砂六君子丸,就是四君子汤加味来的。四君子汤加上半夏、陈皮,就是六君子汤,祛痰补气阳虚适用。除掉半夏,就叫异功散。如果胃寒可加入木香,砂仁,就变成了香砂六君子丸。所以这个香,就是木香。砂,就是砂仁,你把这个方歌背下来,那么整个方子的变化就记住了。而有人呢,吃了附子理中丸或者桂附理中丸,没有热,就是消化好点,睡眠安稳,那么就继续吃下看看。既然这么热的药吃下去,没有反应,可能你身体有寒的东西,把热度带走了,吃到身体阳气足之日,就是你的康复之时。又比如一个腹泻的人,以前也讲过这个案例,就是让他吃附子理中丸。因为他是脾肾阳虚的腹泻,并且嘱咐他,吃到舌头起泡就不要吃了,估计腹泻也就好了。结果,吃了两月,舌头起泡,发现腹泻就好了。这也可以说是经验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