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历代版本
本篇梳理一下《建筑抗震规范》的历代版本,以便在检测鉴定或者加固设计时能够快速对应到当时的版本。与抗震规范紧密相关的历代《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国地震区划图》也将在文末进行简单罗列。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历代版本:
1959年,《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未颁布。
1964年,《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未颁布。
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TJ 11-74
有效期:1974年12月1日~?[没有找到废止时间公告]
“74抗规”是我国第一本正式颁布的抗震设计规范,在此之前,工程设计主要参考苏联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苏联《地震区建筑规范》
1978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
有效期:1979年8月1日~1991年6月30日将“74抗规”房屋建筑的设计烈度比地震基本烈度降低一度的规定,提高为按基本烈度采用。在设计原理和方法上,“78抗规”和“74抗规”没有原则差别。
“78抗规”适用于7~9度区,6度区可不设防。其设防水准,是以基本烈度为设计烈度(中震)的单水准抗震设防。
场地土按岩土性状分为Ⅰ、Ⅱ、Ⅲ三类,并以此作为确定地震影响系数α的依据。
▲“78抗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
有效期:199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与“78抗规”有一年半的过渡期]
1993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93年局部修订)GBJ 11-89
有效期:1993年7月1日~2002年12月31日
“89抗规”适用于6~9度区,将抗震设防区扩大到6度区是一项重大决策。当时6度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3。
“89抗规”由单水准设防过渡到“三水准”设防,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78抗规”是按“中震作用”进行抗震验算,但又对地震作用进行折减,相当于按比中震降低1~2度的地震进行承载力计算。而“89抗规”直接取“小震作用”(大约为“中震作用”的0.35倍,即降低1.55度)进行抗震验算。
同时“89抗规”将原规范的三类场地土改为四类(Ⅰ、Ⅱ、Ⅲ、Ⅳ),并且考虑“近震”和“远震”影响,由场地条件和震中距确定特征周期Tg,进而确定地震影响系数α。
▲“89抗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89抗规”较“78抗规”还有很多其他改进,如建筑重要性分类由三类改为四类,引入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钢筋混凝土房屋提出抗震等级和相应的抗震措施,等等。
2001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有效期:2002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
[与“89抗规”有一年的过渡期,2008年被后续版本事实上替代]
2008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 50011-2001
有效期:2008年8月1日~2010年11月30日
“01抗规”继续保持“三水准”的设防目标的同时,较“89抗规”也有很大的改进。
如用地震分组取代“89抗规”中体现震中距影响的“近震”和“远震”,引入楼层最小剪力控制系数,增加减隔震章节,等等。
“01抗规”再次调整了地震反应谱曲线,将周期延至6s,并且考虑了不同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的影响(阻尼比)。
▲“01抗规”和“10抗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2010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有效期:2010年12月1日~至今
2016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
有效期:2016年8月1日~至今
2021年,《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
有效期:2022年1月1日~至今
[全文强条通用规范,不仅包括建筑工程,还包括市政工程。]
2024年,《建筑抗震设计标准》(2024年版)GB/T 50011-2010
有效期:2024年8月1日~未来
“10抗规”与“01抗规”的设计核心是一致的,更多的是细化、改进、提高。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骨架图形也与“01抗规”一致,形状参数、阻尼调整系数的计算公式有所改变。
由于是现行规范,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不作赘述。
▲“01抗规”(左)和“10抗规”(右)形状参数和阻尼调整系数对比
作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欢迎指正。关于规范各个版本的详细变化,大家可在文末所列的参考文献中找到答案。
另外为了控制篇幅,《中国地震区划图》的历代版本下一篇单独罗列。
再另外,作者挖土坑腌酸菜的时候,挖到了“78抗规”和“89抗规”,看看想要的朋友多不多,到时我扫描分享。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历代版本: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95实施日期:1995年11月1日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实施日期:2004年10月1日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实施日期:2008年7月30日
新的“分类标准”从2021年已经开启局部修订,相信不久也会出来。
引用或参考文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王亚勇,戴国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统一培训教材》,建设部抗震办公室编。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统一培训教材》,国家标准抗震规范管理组编。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统一培训教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编。
文章来源:土坑酸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