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级共有几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
地震震级共有几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巨大地震。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巨大地震。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我国把震级分为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弱震震级小于3级,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
现在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是一种近震震级。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统一震级Ms,最后的结果是取多台的平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
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
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须要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
地震震级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被称为地震三要素。地震的大小用震级来表示,一般来说震级越高,地震的破坏力越大。通常而言,由于每个地区的地下结构不同,同样的震级对不同区域造成的破坏往往不同,人们的主观感受也不同。地震按震级大小划分大致如下:
1.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的地震。
2.弱震或微震:震级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地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它是属于可以造成破坏的地震。
5.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
6.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小于8级的地震。会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地表破坏明显,会造成公路错断等现象,还会引发次生灾害,有些地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7.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地震。如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此震级的地震如果发生在陆地上,当震源深度不太深时,往往会造成广大区域的严重破坏,山河破碎,家园损毁,而且一般会伴随着许多次生灾害。
页:
[1]